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〔2021中華佛光青年幹部共識營〕自利利他的人間菩薩 屏東分團王郁婷
2021-12-16
生長在佛光家庭中的王郁婷,因奶奶和阿姨是佛光會員和幹部的關係,從小就參加夏令營、童子軍,長大後也自然而然的加入了佛光青年團。
之所以想繼續學佛並加入佛光青年團,郁婷認為這是正確且正信的信仰,在豐富的活動中學到很多學校接觸不到的東西,身邊也有很多善知識能學習、交流。雖然每次辦完活動都感覺很累,但看到參與的人臉上的歡喜,就覺得再辛苦都值得,而和團員一起努力的過程也是最令她感動的事。
從遲疑到直下承擔團長
郁婷表示,原本團長是由另一位青年承擔,但因對方要去當兵,只好由她承接。一開始也有「怎麼會是我?」的排斥想法。但轉念一想,大家之所以會選她擔任這麼重要的角色,也是對她的一種肯定,便直下承擔起了團長職務。
擔任團長後遇到許多挫折和失誤,但她認為這都是經驗積累和學習的機會。雖然執行團務很累、很辛苦,有時有些孤單、有時因忙工作而力不從心,但好在團員們都會擠出時間協助團務,讓她從中感受集體創作的力量。
「分團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的。」郁婷說,團員間感情很好,互動像家人般有默契,也都會主動幫忙、分工合作,相對也減輕她許多壓力。「他們都是我的貴人」郁婷最後感謝常住法師、佛光爸媽及分團幹部成員對她的支持與協助。
推動團務時的危機及轉機
「每次壓力都大到睡不好」提到承接團長前,她最喜歡也最期待的活動是兒童夏令營,但當自己當上團長後,這個活動卻是最讓她害怕和煩惱的。因為從課程規畫、找隊輔、師資、安排食宿,和協調各組等等,都需要關照、都是學習。
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那場兒童夏令營,因活動將至,招生人數未達標,擔心活動不吸引人,招生困難又遇到疫情阻礙,讓她焦頭爛額。好在鄰居知道她正在籌備這場有意義的活動,主動邀約親朋好友報名,才讓活動人數瞬間達標,甚至超出預期,並在活動結束後直言明年還會為孩子報名,讓她感動的說:「當你很認真且努力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時,就會有很多無形的助緣來幫助你,因此平時廣結善緣也非常重要。」
維持團員熱絡,提高青年回流率
「要相信自己,也要相信你的團隊」郁婷分享每次活動參與人都破雙位數的秘訣,除了透過群組保持團員聯繫、主動關心外,也常舉辦交流聯誼,透過分享活動的圖文來吸引更多青年。也會主動了解青年的興趣、專長,並賦予他們相應的任務,讓青年的專才有發揮的空間,更讓青年知道青年團需要他,讓他們有被利用和被看見的價值,能從中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。
「不要害怕被拒絕」她勉勵其他分團長,邀約團員參加活動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,雖然偶爾會被拒絕,但要瞭解青年屬性,並秉持著「邀約你十次,總有那麼一次會答應我吧!」的積極心態邀請青年參與,幫青年創造因緣。更提到自己透過邀請青年參與活動的過程中,學習到在不同人身上找到應對的辦法,意外對自己的工作很受用,也是一種自利利他的過程。
之所以想繼續學佛並加入佛光青年團,郁婷認為這是正確且正信的信仰,在豐富的活動中學到很多學校接觸不到的東西,身邊也有很多善知識能學習、交流。雖然每次辦完活動都感覺很累,但看到參與的人臉上的歡喜,就覺得再辛苦都值得,而和團員一起努力的過程也是最令她感動的事。
從遲疑到直下承擔團長
郁婷表示,原本團長是由另一位青年承擔,但因對方要去當兵,只好由她承接。一開始也有「怎麼會是我?」的排斥想法。但轉念一想,大家之所以會選她擔任這麼重要的角色,也是對她的一種肯定,便直下承擔起了團長職務。
擔任團長後遇到許多挫折和失誤,但她認為這都是經驗積累和學習的機會。雖然執行團務很累、很辛苦,有時有些孤單、有時因忙工作而力不從心,但好在團員們都會擠出時間協助團務,讓她從中感受集體創作的力量。
「分團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的。」郁婷說,團員間感情很好,互動像家人般有默契,也都會主動幫忙、分工合作,相對也減輕她許多壓力。「他們都是我的貴人」郁婷最後感謝常住法師、佛光爸媽及分團幹部成員對她的支持與協助。
推動團務時的危機及轉機
「每次壓力都大到睡不好」提到承接團長前,她最喜歡也最期待的活動是兒童夏令營,但當自己當上團長後,這個活動卻是最讓她害怕和煩惱的。因為從課程規畫、找隊輔、師資、安排食宿,和協調各組等等,都需要關照、都是學習。
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那場兒童夏令營,因活動將至,招生人數未達標,擔心活動不吸引人,招生困難又遇到疫情阻礙,讓她焦頭爛額。好在鄰居知道她正在籌備這場有意義的活動,主動邀約親朋好友報名,才讓活動人數瞬間達標,甚至超出預期,並在活動結束後直言明年還會為孩子報名,讓她感動的說:「當你很認真且努力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時,就會有很多無形的助緣來幫助你,因此平時廣結善緣也非常重要。」
維持團員熱絡,提高青年回流率
「要相信自己,也要相信你的團隊」郁婷分享每次活動參與人都破雙位數的秘訣,除了透過群組保持團員聯繫、主動關心外,也常舉辦交流聯誼,透過分享活動的圖文來吸引更多青年。也會主動了解青年的興趣、專長,並賦予他們相應的任務,讓青年的專才有發揮的空間,更讓青年知道青年團需要他,讓他們有被利用和被看見的價值,能從中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。
「不要害怕被拒絕」她勉勵其他分團長,邀約團員參加活動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,雖然偶爾會被拒絕,但要瞭解青年屬性,並秉持著「邀約你十次,總有那麼一次會答應我吧!」的積極心態邀請青年參與,幫青年創造因緣。更提到自己透過邀請青年參與活動的過程中,學習到在不同人身上找到應對的辦法,意外對自己的工作很受用,也是一種自利利他的過程。
最新消息
瑞典佛光人友寺交流 對話增進合作
2025-08-28Z世代走進寺院 用佛法找回專注與力量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野呂靖解析華嚴日本本土化及影響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柳幹康解讀永明延壽思想及影響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伊吹敦談禪宗「南頓北漸」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木村清孝展望東亞佛教研究未來方向
2025-08-28佛大校長趙涵㨗禮拜星雲大師 祈願校務日隆
2025-08-28佛光西來學校新課程亮相 籃球與機器人熱力開跑
2025-08-28中學佛學會探索覺悟之旅 雲端課堂走近佛陀
2025-08-28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日本揭牌 開啟東亞佛教研究新里程
2025-08-28
相
關
消
息